【导读】  由于医保只能在原本工作的地区进行报销,而如果老人离开了原本工作的地方,呆在子女身边,身体不适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时,医保的报销问题就成了一个难题,对此国家设立了医保异地安置政策,希望可以通过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来方便参保人员的购药就医,确保参保人员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不如提前了解下关于医保异地安置的内容,防患于未然,打好提前量,在父母患病时及时就医,为父母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即使是异地就医,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权利。

异地就医的三种情况

1、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2、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3、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什么是医保异地安置

面对异地就医的种种问题,提前做好医保异地安置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异地安置到底是什么?

在社会保险中,异地安置是指退休人员因户口迁移外地或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退休异地安置),在职人员因工作需要(含成建制驻外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施工人员、学习进修人员等)在外地工作一年以上(在职长期驻外)。

异地安置人员办理条件

1、参保人退休后返回原籍。

2、参保人退休后异地居住或随子女异地居住。

3、参保人工作场所固定在异地满一年及一年以上。

4、异地务工人员。

5、异地上学的学生。

如何办理医保异地安置

对于符合条件并且需要办理异地安置的人群,应该如何办理医保异地安置呢?

1、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由所在单位经办人在办理当年度医疗保险申报登记时,持《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统一申报办理。符合条件的参保居民在当年度参续保时,持身份证、异地《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到医保中心领取并填写《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后办理。

2、《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内容必须填写准确、完整。异地安置人员可在居住地选择不多于三家不同级别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选择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作为住院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通过门诊慢性病鉴定的异地安置人员,应在确定的三家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一家作为门诊慢性病诊治的定点医疗机构(确定2个医生开具处方)。所提供资料一式两份,一份交医保中心申报登记科,一份交医保中心医管科。

3、《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实行年审制。异地安置人员居住地址、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内容需要变更的,可于次年申报缴费时进行变更,并重新填写《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

4、《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只在参保年度内有效,出现断保情况后该表自动作废。断保后再次参保人员需重新办理登记手续。

异地安置人员报销待遇标准

医保落到实处,自然就是对疾病治疗后的报销费用,那么对于异地安置人员,他们的报销待遇又是按照什么标准呢

1、在《异地安置人员信息表》选定医院住院的,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和诊疗项目范围),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政策。

2、异地安置人员发生的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按照异地就医政策报销,个人出院时只需支付按政策应由个人自付的费用。

3、异地安置人员发生的非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执行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安置人员报销政策,需提供以下资料到医保中心报销:发票(原件);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清单(需加盖就诊医疗机构印章);完整病历复印件(包括病案首页、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相关检查报告单等)需加盖就诊医疗机构印章;诊断证明;医保证;医保卡。

4、通过门诊慢病鉴定的异地安置人员,应在确定的三家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一家作为门诊慢性病诊治的定点医疗机构(确定2个医生开具处方)。年底持该医院的发票、处方、检查报告单、医保证、医保卡到医保中心报销。

5、异地安置人员本人持医保证、医保卡、身份证和异地医药机构有效票据到医保中心办理报销,也可以由职工本人按参保年度持相关证件提取后自行用于医疗需求。

异地医保卡注意事项

医保卡异地可以使用,但是流程比较繁琐,如果证明材料不全的话,也是影响到报销的,甚至会无法报销费用,那就等同于医保卡失去了作用。虽然医保卡可以用,但并不像想象的与银行卡异地跨行使用需要扣除手续费一样,对于一些异地住院的外出人员来说,如需要报销费用的话,需要注意及时联系参保当地的医保中心,根据医保中心的提示收集证明材料,会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