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医保备案成功后,报销比例 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主要的报销比例情况:

  1. 普通门诊
  • 通常普通门诊无法直接报销或报销比例较低,但办理住院备案后,部分地区符合条件的门诊费用可直接结算。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参保人,在办理门诊慢特病备案后,其门诊拿药等费用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具体比例依当地政策而定。
  1. 住院费用
  • 住院备案后,医保报销的范围可能更广、比例更高。例如,未备案的情况下,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具体报销比例如下:

  • 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

  • 3000-5000元报90%

  • 5000-10000元报92%

  • 10000元以上至最高付出限额内的报95%

  • 乙类药品按80%,宝贵药品按70%,特别检查和特别治疗的按70%报销。

  1. 跨省异地就医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报销比例通常与参保地保持一致,不会下降。例如,某职工医保参保地在江西,若在参保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可达95%。若通过此类备案方式,在上海、北京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其报销比例同样为95%。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报销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特别是在越高等级的医疗机构就医时。例如,同样是江西的居民医保,如果按照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方式转诊到上海的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可能达到90%(假设与参保地一致)。

  1. 医院级别
  • 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也根据医院的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居民医保在异地的一级医院住院,超过起付线后按80%报销,二级医院按70%报销,三级医院按60%报销。职工医保则分别为90%、85%、76%。
  1. 其他特殊政策
  • 异地就医备案后,报销比例提高50%。例如,江西的居民医保在省外备案后,报销比例可能只有40%或者50%,而在省外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如果没有正确备案,报销比例甚至最高相差50%。

综上所述,异地医保备案成功后的报销比例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登录官方网站查询,以获取最准确的报销比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