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看病回老家报销的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是否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类型以及具体的报销政策。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是否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 已办理备案:如果参保人提前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可以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无需回参保地报销。这种方式下,报销比例会按照参保地的政策执行。
  • 未办理备案:若未办理备案,则需要在治疗结束后,将医疗费用票据和相关材料带回参保地医保部门进行报销。未备案的报销比例通常会比备案后直接结算的比例低10%-50%。

2. 备案类型及其影响

备案类型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会影响报销比例: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适用于长期在省外居住、务工的人员。这类备案的报销比例与参保地一致,不会降低。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适用于因临时原因(如出差、旅游)在外地就医的人员。这类备案的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10%-20%。

3. 报销比例范围

  • 已备案: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通常为50%-80%,具体比例取决于参保地的医保政策。
  • 未备案:未备案的报销比例可能会比备案后低10%-50%,具体金额需根据参保地政策计算。

4. 办理备案的流程

为避免报销比例降低,建议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具体流程如下:

  1. 备案方式
    •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 使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
    • 携带相关材料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线下办理。
  2. 所需材料
    • 身份证、社保卡。
    • 转诊证明(如因病情需要转诊)。
  3. 备案时限
    • 急诊患者需在住院后3天内电话申报备案。

5. 注意事项

  • 选择定点医院:务必选择跨省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否则可能无法直接结算。
  • 携带证件:就医时需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确保能够正常结算。
  • 提前确认政策: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确保在外省看病后,能按照最高的报销比例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如有进一步疑问,可随时联系参保地医保部门咨询。